肺癌一般可分为四期,从Ⅰ期到Ⅳ期,分期依据包括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情况。
Ⅰ期肺癌肿瘤局限于肺内,未侵犯淋巴结或其他器官,肿瘤直径通常小于3厘米。此时癌细胞生长较慢,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式,术后5年生存率较高。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辅助化疗或放疗,常用药物包括顺铂注射液、吉非替尼片等。
Ⅱ期肺癌肿瘤可能已侵犯邻近组织或出现肺门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多在3-7厘米之间。此时癌细胞生长速度加快,治疗方案通常为手术联合放化疗。术后需密切监测复发情况,定期进行胸部CT检查。靶向药物如厄洛替尼片可能对特定基因突变患者有效。
Ⅲ期肺癌已出现纵隔淋巴结转移或侵犯胸壁、膈肌等邻近结构,肿瘤直径多超过7厘米。此时癌细胞扩散明显,治疗难度增大,通常采用综合治疗模式。同步放化疗是常见方案,可能使用紫杉醇注射液联合卡铂注射液。部分患者可考虑免疫治疗如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
Ⅳ期肺癌已发生远处转移,常见转移部位包括脑、骨、肝和肾上腺。此时癌细胞已广泛扩散,治疗以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为主。治疗方案包括姑息性放疗、靶向治疗和最佳支持治疗。针对特定基因突变可使用奥希替尼片等三代靶向药。
肺癌患者应戒烟并避免二手烟,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定期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肺功能,但需避免过度劳累。注意观察咳嗽、胸痛等症状变化,严格遵医嘱复查。保持良好心态,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