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质和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必需营养素,参与能量代谢、骨骼发育、免疫调节等多种生命活动。矿物质主要包括钙、铁、锌等常量与微量元素,维生素则涵盖维生素A、B族、C、D等水溶性与脂溶性种类。
钙是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同时参与肌肉收缩和神经信号传导。铁是血红蛋白合成的关键原料,缺乏会导致贫血。锌对免疫功能、伤口愈合和味觉感知具有重要作用。镁参与300多种酶反应,影响心脏节律和血压调节。钾与钠共同维持体液平衡和神经肌肉功能。
维生素A维持视力健康及皮肤黏膜完整性。B族维生素如B1、B2、B6等参与能量代谢和红细胞生成。维生素C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并增强抗氧化能力。维生素D调节钙磷代谢,对骨骼发育至关重要。维生素E保护细胞膜免受氧化损伤,维生素K则参与凝血因子合成。
维生素C可提升铁的吸收率,维生素D能促进肠道对钙的摄取。锌与维生素A协同维持免疫功能,硒和维生素E共同构成抗氧化防御系统。部分B族维生素作为辅酶参与矿物质代谢,如叶酸与维生素B12协同预防巨幼细胞性贫血。
缺钙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和抽搐,缺铁易引发乏力、苍白等贫血症状。维生素A不足会出现夜盲症,维生素D缺乏可致佝偻病或骨软化症。维生素B1严重缺乏会诱发脚气病,维生素C不足将导致坏血病。这些营养素长期缺乏还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矿物质补充需注意元素间的拮抗作用,如钙过量会抑制铁吸收。脂溶性维生素过量可能蓄积中毒,水溶性维生素超出需求会随尿液排出。特殊人群如孕妇需增加叶酸和铁摄入,老年人应关注维生素D和钙的补充。天然食物是获取营养素的最佳来源,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合维生素矿物质制剂。
保持均衡饮食是满足矿物质和维生素需求的基础,建议每日摄入12种以上食物,包括全谷物、深色蔬菜、奶制品、瘦肉及海产品等。烹饪时避免长时间高温加工以减少营养损失,同时注意不同食材的搭配以提高吸收率。定期体检可帮助发现潜在营养缺乏问题,不建议健康人群长期大剂量补充单一营养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