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患者经过规范治疗且病情稳定后通常可以要孩子,但未经治疗或处于活动期的患者可能将梅毒螺旋体传染给胎儿导致先天性梅毒。梅毒主要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性接触传播等途径感染,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评估。
梅毒患者若已完成足疗程青霉素治疗,经血清学检测确认非梅毒螺旋体抗体滴度持续下降或转阴,且无临床症状时,传染性极低。此时妊娠需在医生监测下进行,孕期需重复血清学检测,新生儿出生后需接受青霉素预防性治疗及血清学随访。妊娠期间避免不安全性行为可防止再感染。
若患者处于梅毒活动期,梅毒螺旋体可能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导致流产、死胎或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先天性梅毒可引发骨骼畸形、肝脾肿大、神经性耳聋等严重并发症。未经治疗的早期梅毒孕妇垂直传播概率较高,需先完成规范驱梅治疗,待传染性降低后再考虑妊娠。
梅毒患者计划妊娠前应进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脑脊液检查等全面评估,妊娠期间需严格遵医嘱进行血清学监测和药物干预。哺乳期患者无需停止母乳喂养,但需确保无乳房黏膜破损。日常需保持会阴清洁,避免共用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配偶应同步接受梅毒筛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