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青色痣与黄褐斑是两种不同的皮肤色素沉着性疾病,主要区别在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好发部位。
褐青色痣又称获得性太田痣样斑,多与遗传因素相关,表现为颧部、颞部对称分布的灰褐色或青褐色斑点,直径通常为1-5毫米,边界清晰。其色素沉积于真皮层,紫外线照射可能加重症状。黄褐斑则与内分泌变化密切相关,常见于妊娠期或口服避孕药女性,表现为面部对称性黄褐色斑片,边界模糊,可融合成片状,多分布于颧骨、前额及上唇,表皮层黑色素增多是主要特征。
褐青色痣需通过调Q激光等光电治疗分解真皮色素,而黄褐斑需综合治疗,包括严格防晒、外用氢醌乳膏等脱色剂,口服氨甲环酸片抑制黑色素合成。两种疾病均需避免日晒刺激,建议使用广谱防晒霜并配合维生素C等抗氧化剂护理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