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生蟹可能对身体有影响,主要风险包括寄生虫感染和细菌污染。若处理不当或来源不明,不建议生食;经过规范冷冻或严格处理的生蟹可降低风险。
生蟹可能携带肺吸虫等寄生虫,未经充分加热或冷冻处理时,寄生虫可存活并侵入人体,导致腹痛、腹泻甚至器官损伤。部分海域的蟹类还可能富集重金属,长期生食可能造成蓄积中毒。生蟹在捕捞、运输过程中易受副溶血性弧菌等污染,食用后可能引发急性胃肠炎,表现为呕吐、发热等症状。
采用零下20度持续冷冻24小时以上的蟹类,或经专业检验检疫的刺身级蟹肉,寄生虫和细菌风险显著降低。这类产品需通过冷链运输并标注可生食标识,食用时搭配姜醋等调味料可辅助杀菌。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及免疫力低下者应完全避免生食。
食用生蟹后出现持续腹痛、皮疹或神经系统症状需及时就医。日常建议选择煮熟蟹肉,100度加热15分钟以上可彻底灭活病原体。处理活蟹时注意避免交叉污染,烹饪前用刷子清洁蟹壳缝隙。若坚持生食,应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并确认产品经过寄生虫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