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霉的坚果中可能含有黄曲霉素。黄曲霉素是由黄曲霉菌产生的强致癌物质,常见于霉变的坚果、谷物等食品中。
坚果在储存不当或受潮时容易滋生黄曲霉菌,尤其是花生、核桃、杏仁等含油量较高的坚果更易霉变。霉变初期可能仅表现为轻微变色或异味,但此时黄曲霉素可能已开始产生。随着霉变程度加重,毒素含量会显著增加。黄曲霉素耐高温,普通烹饪无法破坏其毒性,长期摄入会增加肝癌等疾病风险。
部分坚果霉变可能仅发生在内部,外观无明显异常。若发现坚果有哈喇味、苦味或颜色异常,应立即停止食用。即使去除霉变部分,其余部分仍可能被毒素污染。建议选择干燥通风环境储存坚果,开封后尽快食用,避免购买散装或储存条件不佳的产品。
若不慎误食霉变坚果,可适量饮用温水促进代谢,观察是否出现恶心、腹痛等症状。日常饮食中应注意检查食品质量,避免食用过期或保存不当的坚果制品。储存坚果时可使用密封容器并放置干燥剂,置于阴凉避光处。选购时优先选择有质量保障的预包装产品,注意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