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皮具有涩肠止泻、止血驱虫、抗菌消炎等功效,常用于治疗久泻久痢、便血崩漏、蛔虫病等疾病。
石榴皮富含鞣质类成分,能收敛肠道黏膜减少渗出,改善慢性腹泻症状。对于脾胃虚寒导致的久泻不止,可与肉豆蔻、诃子等配伍使用。石榴皮煎剂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有抑制作用,但需注意过量服用可能引起便秘。
石榴皮中的安石榴苷能促进血小板聚集,缩短凝血时间。临床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痔疮出血等情况,常与地榆炭、侧柏叶等同用。外伤出血可用石榴皮粉外敷,但开放性伤口需先清创消毒。
石榴皮碱对蛔虫、绦虫有麻痹效果,传统用法是与槟榔、南瓜子配伍驱虫。现代研究显示其提取物能破坏寄生虫体表结构,适用于肠道寄生虫感染,使用期间应配合通便药物促进虫体排出。
石榴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常见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其鞣花酸成分能减轻肠道炎症反应。民间用石榴皮水煎液漱口治疗口腔溃疡,外洗可辅助改善湿疹皮炎,但皮肤破损处禁用。
石榴皮多酚类物质能清除自由基,其抗氧化活性是维生素E的3倍。动物实验表明可减轻酒精性肝损伤,但人类日常保健建议以适量石榴汁替代,避免直接服用皮部提取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
使用石榴皮需注意:药用需经专业炮制去除毒性成分,新鲜果皮含大量鞣酸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日常保健建议优先选择成熟石榴果肉,其富含花青素和维生素C,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出现严重腹泻、寄生虫感染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规范治疗,不可单纯依赖单味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