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组胺鱼类主要有鲭鱼、金枪鱼、沙丁鱼、马鲛鱼等。这类鱼类在储存不当或腐败时易产生大量组胺,可能引发过敏反应。
1、鲭鱼
鲭鱼肌肉中游离组氨酸含量较高,腐败后易转化为组胺,食用后可能出现皮肤潮红、头痛等组胺中毒症状。
2、金枪鱼
金枪鱼属于红肉鱼类,组氨酸脱羧酶活性强,常温存放超过4小时组胺含量可能超过安全标准。
3、沙丁鱼
沙丁鱼体型小代谢快,捕捞后若不立即冷藏,细菌繁殖会加速组胺生成,导致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4、马鲛鱼
马鲛鱼在温度超过15℃时组胺生成速度显著加快,需特别注意冷链运输和储存条件。
建议选择眼球清澈、鳃色鲜红的新鲜鱼类,购买后尽快冷藏处理,出现过敏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