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缺血性肠炎通常需要进行结肠镜检查、腹部CT血管成像、血液检查以及粪便潜血试验等检查结果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结肠镜可直接观察肠黏膜病变,缺血性肠炎典型表现为节段性黏膜充血水肿、溃疡形成,活检可排除其他肠道疾病。
腹部CT血管成像能清晰显示肠系膜动脉狭窄或栓塞情况,评估肠道血供状态,是诊断肠系膜缺血的重要依据。
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升高,乳酸脱氢酶和D-二聚体水平增高提示组织缺血坏死,需结合其他检查明确诊断。
粪便潜血阳性反映肠道黏膜损伤,但特异性较低,需与其他消化道出血相鉴别。
确诊后需禁食并静脉补液,急性期避免粗纤维食物,恢复期逐步增加低渣饮食,定期复查肠镜评估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