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症状主要有咳嗽、咳痰、发热、胸痛、呼吸困难等。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患者在社区环境中感染的肺炎,通常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病原体引起,可能伴随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咳嗽是社区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初期可能表现为干咳,随着病情进展,咳嗽可能伴有痰液。痰液的颜色和性质因病原体不同而异,细菌性肺炎可能出现黄色或绿色脓痰,病毒性肺炎的痰液通常较稀薄。咳嗽可能持续数天至数周,严重时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若咳嗽伴随胸痛或痰中带血,需警惕病情加重。
咳痰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典型表现,痰液量、颜色和黏稠度可反映感染类型。细菌感染常导致黄绿色脓痰,病毒感染可能引起白色或透明痰液。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铁锈色痰,提示肺炎链球菌感染。痰液量增多或性质改变时,可能表明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咳痰时伴随胸闷或气促,需及时就医评估。
发热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较为常见,体温可能超过38摄氏度,伴有寒战或畏寒。细菌性肺炎的发热通常较急且温度较高,病毒性肺炎的发热可能较为缓慢。发热持续时间与病原体和治疗反应有关,若持续超过3天不退或反复发热,可能提示治疗效果不佳或出现并发症。老年患者或免疫力低下者可能表现为低热或不发热。
胸痛多因炎症累及胸膜引起,表现为针刺样或钝痛,咳嗽或深呼吸时加重。胸痛部位通常与肺炎病变部位一致,可能伴随胸闷或压迫感。若胸痛突然加剧或范围扩大,需排除胸腔积液或肺栓塞等并发症。胸痛持续时间较长或影响呼吸时,应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
呼吸困难常见于肺炎范围较大或合并基础肺部疾病的患者,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快、气促或需辅助呼吸肌参与。轻度肺炎可能仅在活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时静息状态下也会感到气短。呼吸困难程度与肺部炎症范围和肺功能受损程度相关,若出现口唇发绀或意识改变,提示病情危重需紧急处理。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应注意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吸烟和接触刺激性气体。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量增加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痰液。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加重或精神萎靡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康复期间可进行适度活动,但避免过度劳累,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以防复发。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更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住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