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通过规范治疗通常可以过正常生活,但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调整生活方式。
乙肝病毒感染者若处于免疫耐受期或病情稳定期,肝功能指标正常且无显著肝纤维化,经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等治疗后,病毒载量可长期控制在检测下限。此类患者日常饮食需避免高脂高糖,保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豆制品,规律作息并禁酒,定期复查肝功能与病毒DNA即可维持与健康人群相近的生活质量。对于已发展为代偿期肝硬化的患者,在坚持抗病毒治疗的同时需限制体力劳动,避免食用坚硬粗糙食物以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并每3-6个月进行超声和甲胎蛋白监测。失代偿期患者可能出现腹水、黄疸等症状,需结合利尿剂如呋塞米片、人血白蛋白等综合治疗,此时生活自理程度会受一定影响,但通过医疗干预仍能改善生存质量。
乙肝患者应避免共用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性接触需采取防护措施。日常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接种甲肝疫苗预防重叠感染。若出现乏力加重、皮肤瘀斑等异常需及时就医,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不可自行停药。保持积极心态与医从性对长期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