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窦真菌感染术后需注意抗真菌治疗、伤口护理、营养支持、症状监测和定期复查。术后护理对预防复发和促进康复至关重要。
术后需严格遵医嘱使用抗真菌药物,如伏立康唑注射液、两性霉素B脂质体、卡泊芬净粉针等。真菌感染易复发,需完成全程治疗,不可自行停药。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如出现皮疹、黄疸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每日消毒换药。避免抓挠或沾水,防止继发细菌感染。观察切口有无红肿、渗液或异常分泌物,出现发热或疼痛加剧需立即联系医生。鼻腔入路手术者需避免用力擤鼻。
术后需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如鱼肉、鸡蛋、西蓝花等,帮助组织修复。合并糖尿病者需控制血糖,避免高糖饮食加重真菌感染。严重吞咽困难时可短期采用鼻饲营养,必要时静脉补充白蛋白。
密切观察视力变化、眼球运动障碍、头痛或发热等症状,可能提示感染未控制或复发。出现复视、眼睑下垂等海绵窦压迫表现时需紧急处理。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需警惕其他部位播散性感染。
术后1个月内每周复查头颅MRI评估感染范围,3个月后根据病情调整复查频率。血清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需重复检测直至转阴。合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艾滋病者需同步治疗原发病。
术后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及高空作业,防止颅内压波动。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干燥,减少霉菌滋生。出现不明原因发热或神经症状加重时须24小时内就诊。长期随访中需关注认知功能、垂体功能等潜在后遗症,必要时进行内分泌评估和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