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权威问答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对于中医而言肝与脾有什么关联?
病情描述:
在西医上,脾脏是身体的免疫器官,对于中医而言肝与脾有什么关联?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医理论中肝与脾在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治疗上存在密切关联,主要体现在疏泄与运化的相互协调、气血生成的协同作用、情志调节的共同参与等方面。

    1、疏泄与运化

    肝主疏泄功能负责调畅气机,脾主运化功能负责消化吸收。肝气疏泄正常可促进脾的运化功能,使水谷精微得以输布。若肝气郁结可能导致脾失健运,出现脘腹胀满、食欲不振等症状。临床常用柴胡疏肝散配合香砂六君子汤调理。

    2、气血生成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肝主藏血。脾运化的水谷精微上输至心肺化生为血,肝则贮藏调节血量。脾虚气血不足时,肝血易亏虚;肝郁又可影响脾的化生功能。归脾汤配合四物汤是常用调理方剂。

    3、情志调节

    肝主谋虑,脾主思虑。情志不畅易致肝气郁结,进而克犯脾土,形成肝郁脾虚证。患者多见胁胀、嗳气、腹泻等症。治疗需疏肝解郁与健脾益气并举,常用逍遥散合参苓白术散。

    4、水液代谢

    肝主疏泄参与水液运行,脾主运化关系水湿转输。肝失疏泄可致水湿停滞,脾失健运则生湿浊。二者功能失调均可导致水肿、痰饮等病症。五苓散配合茵陈蒿汤常用于此类证候。

    5、经脉联系

    足厥阴肝经与足太阴脾经通过经脉相互络属。肝经布胁肋,脾经循腹部,二者在生理病理上相互影响。针灸治疗常取期门、章门等穴位调节肝脾功能。

    日常应注意保持情绪舒畅,避免过怒忧思伤及肝脾。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量食用山药、薏苡仁等健脾食材,配合玫瑰花、陈皮等疏肝之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肝脾功能协调,若出现持续消化不良、胁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辨证调理。

相关文章
慢性结肠炎久治不愈怎么办
其实慢性的结肠炎病情本来就不好治疗,如果出现了长期的久治不愈情况也不需要特别的担心。可以改变一下使用中药来慢慢的调理才能看到治疗的效果。最好是注意一些可能感染的病毒入侵身体,这样就能够有效避免病情的发生了。另外在饮食方面也应该注意健康合理。
慢性结肠炎的治疗有哪些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发病比较缓慢的疾病,每一个患者的症状都会有所差异,出现慢性结肠炎以后可以使用饮食调养方法治疗,一般方法治疗,也可以使用一些物理方法来治疗,这样可以达到好的效果,情况严重的话也应该积极的手术治疗。
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方法有哪些
慢性结肠炎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首先可以使用西医治疗,包括使用一些甲硝哒唑等药物进行感染治疗;其次,可以使用一些诸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进行激素治疗;再者还可以使用免疫抑制药以及保留灌肠治疗;最后,还可以使用中药治疗。
慢性肝炎有什么症状
慢性肝炎患者比较多见的症状就是疲劳、食欲减退、无力、可能还会恶心,头晕、失眠、肝区部位有隐痛感,如果发现这些病情,需要及早的去医院,确诊病情,以免患者的情况会越加的严重,或者是治疗被耽误,可能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出现。
慢性肝炎的危害
慢性肝炎的危害可以说是非常严重的。有可能会诱发诸如腹水、上消化道出血以及肝昏迷这些不良症状的出现,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特别大。而且,一旦病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就会诱发诸如肝硬化,甚至是肝癌等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