嘌呤过多不一定会引起痛风,但长期高嘌呤饮食是痛风发作的重要诱因之一。痛风的发生与嘌呤代谢异常、尿酸排泄减少等多种因素有关,高嘌呤饮食可能增加尿酸生成,诱发痛风急性发作。
嘌呤是人体内核酸的组成元素,在体内代谢后生成尿酸。健康人群摄入高嘌呤食物后,尿酸可通过肾脏正常排泄,不会引起血尿酸水平显著升高。但痛风患者存在尿酸代谢障碍,嘌呤摄入过多可能导致尿酸生成超过排泄能力,形成尿酸钠结晶沉积在关节,引发炎症反应。除饮食因素外,肥胖、酗酒、遗传因素、某些药物使用也可能影响尿酸代谢。
部分人群即使长期高嘌呤饮食也不会发生痛风,这与个体尿酸排泄能力差异有关。少数痛风患者血尿酸水平正常,但存在关节局部微环境改变或炎症反应异常。某些继发性痛风由肿瘤溶解综合征、慢性肾病等疾病导致尿酸排泄障碍引起,与饮食嘌呤摄入量关联较小。
建议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控制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摄入,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促进尿酸排泄。避免突然受凉、关节损伤等诱发因素,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急性发作期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或秋水仙碱片,缓解期可考虑苯溴马隆片等降尿酸药物。合并肥胖者需逐步减重,限制酒精摄入特别是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