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术治疗腋臭的缺点主要有术后恢复期长、可能遗留瘢痕、存在复发概率、影响上肢活动、局部感觉异常等。
传统腋臭手术需切除大汗腺及周围组织,创面较大时需10-14天拆线,完全恢复需1-2个月。期间需定期换药,限制剧烈运动,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下血肿或切口渗液,延长愈合时间。术后1周内需保持腋窝干燥,避免感染风险。
开放式手术切口易形成条索状瘢痕,皮肤较黑或瘢痕体质者更明显。瘢痕挛缩可能导致腋窝皮肤牵拉感,严重者影响上肢外展功能。部分患者术后6-12个月需配合瘢痕软化针或激光治疗改善外观。
大汗腺分布广泛,传统手术难以彻底清除所有腺体,残留腺体可能再生导致异味复发。临床数据显示复发率约15%-30%,与术者操作经验及个体腺体分布差异有关。复发后需二次手术或改用微波、射频等微创方式补充治疗。
术后早期因疼痛和敷料限制,患者上肢抬举、负重功能暂时受限。部分广泛切除者可能出现腋窝皮肤紧绷感,长期影响梳头、穿衣等日常动作。术后需进行渐进式康复训练,但完全恢复原有活动度需3-6个月。
手术可能损伤肋间臂神经分支,导致腋窝及上臂内侧麻木、刺痛或感觉减退。多数患者3-6个月逐渐恢复,少数遗留永久性感觉障碍。术中采用保留神经技术可降低风险,但可能增加大汗腺残留概率。
建议术后选择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止汗产品刺激伤口。恢复期间可进行抬臂练习预防瘢痕粘连,但需避免突然发力。若出现持续红肿、渗液或异味复发,应及时复诊评估。目前微创治疗如微波、肉毒毒素注射等可作为替代方案,具体选择需结合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需求综合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