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瘤引起的脑出血需注意控制血压、避免剧烈活动、监测症状变化、预防再出血风险及定期复查。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脑出血属于危急情况,可能引发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高血压是动脉瘤破裂的重要诱因,患者需严格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避免血压波动。日常应减少高盐饮食,每日监测血压并记录数据供医生参考。情绪激动或过度劳累可能导致血压骤升,需保持心态平和。
任何可能增加颅内压的行为均需禁止,包括用力排便、剧烈咳嗽、弯腰提重物等。恢复期应选择散步等低强度活动,3-6个月内避免跑步、游泳等运动。突发头痛或头晕时需立即停止活动并平卧休息。
警惕新发剧烈头痛、视物模糊、肢体麻木等再出血征兆。若出现喷射性呕吐、抽搐或意识模糊,提示病情恶化。家属需记录症状出现时间及持续时间,就医时提供详细信息辅助判断。
未处理的动脉瘤再出血概率较高,可能需介入栓塞术或开颅夹闭术治疗。术后患者应避免用力擤鼻涕、打喷嚏时捂住口鼻减轻冲击。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等抗血小板药物者需评估出血风险。
出血后1个月需复查头颅CT评估吸收情况,6-12个月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动脉瘤状态。伴随糖尿病或高脂血症者需同步监测血糖血脂。康复阶段可结合经颅磁刺激等物理治疗改善神经功能。
患者饮食宜选择低脂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豆制品,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2000毫升,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康复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平衡训练和语言功能锻炼,家属需协助记录用药时间及不良反应。出现发热或肢体活动障碍加重时需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