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排尿困难、尿频、血尿、骨盆疼痛、勃起功能障碍等症状。前列腺癌的症状主要有排尿异常、局部疼痛、性功能障碍、全身症状、转移症状等。
前列腺癌可能压迫尿道导致排尿困难,表现为尿流变细、排尿中断、尿后滴沥。部分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膀胱刺激症状。肿瘤侵犯膀胱或尿道黏膜时可出现血尿。这些症状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相似,需通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或穿刺活检鉴别。
肿瘤侵犯前列腺包膜或周围神经时可引起会阴部、下腹部持续性钝痛。癌细胞转移至骨盆骨骼可能导致腰骶部、髋部顽固性疼痛,夜间加重。疼痛可能与肿瘤压迫神经或骨转移导致的病理性骨折有关,需通过骨扫描明确。
前列腺癌可能损伤控制勃起的神经血管束,导致勃起困难或维持障碍。部分患者出现射精疼痛、精液带血。肿瘤侵犯精囊腺时可引起血精。这些症状与肿瘤位置和分期相关,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更易发生。
晚期患者可能出现消瘦、乏力、贫血等恶病质表现。肿瘤释放炎性因子可导致低热、食欲减退。骨转移引起的持续性疼痛会影响睡眠和日常活动。这些症状提示疾病进展,需及时进行全身评估和治疗方案调整。
前列腺癌常见转移至骨骼,引起脊柱、肋骨、骨盆等部位疼痛,严重时可导致病理性骨折。肺部转移可能出现咳嗽、咯血、呼吸困难。肝转移可表现为黄疸、腹水。淋巴转移可能导致下肢水肿。转移灶症状往往提示疾病进入晚期阶段。
建议50岁以上男性每年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筛查,有家族史者应提前至45岁。出现排尿异常或骨盆疼痛应及时就诊泌尿外科,通过直肠指检、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活检明确诊断。确诊后需根据分期选择主动监测、根治性手术、放疗或内分泌治疗。日常应保持适度运动,避免久坐,限制高脂饮食,戒烟限酒。治疗期间注意监测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和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