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热病一般爆发在畜牧区、农场、屠宰场等与牲畜密切接触的环境,也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至周边社区。Q热是由伯纳特立克次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传染源为感染牛羊等反刍动物。
Q热病在畜牧密集地区更易流行,尤其是未规范处理牲畜排泄物或胎盘的环境。牧民、兽医、屠宰场工人因职业暴露风险较高,可能通过吸入含病原体的粉尘或接触感染动物组织而发病。病原体在干燥环境中可长期存活,随风飘散的污染尘埃可能导致远离牧场的居民感染。部分病例与饮用未经巴氏消毒的奶制品有关,但人际直接传播极为罕见。
日常应避免接触可能污染的动物制品,处理生肉时佩戴手套口罩,饮用彻底煮沸的奶类。出现持续发热、头痛、肌肉疼痛等症状且存在牲畜接触史时,需及时就医进行血清学检测。确诊后需严格遵医嘱使用多西环素、羟基氯喹等药物治疗,妊娠期感染需特别警惕慢性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