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消融术的副作用主要包括局部疼痛、皮肤灼伤、出血及邻近器官损伤。该技术通过高温灭活病灶,但可能对周围组织产生不同程度影响。
术后常见穿刺部位隐痛或胀痛,通常与热刺激有关。轻度疼痛可自行缓解,持续剧痛需排除感染或神经损伤,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或对乙酰氨基酚片。
电极板接触不良可能导致皮肤红斑或水疱。术前需规范粘贴导电凝胶垫,出现灼伤后可用磺胺嘧啶银乳膏、湿润烧伤膏或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处理。
凝血功能异常者可能出现穿刺点渗血或血肿。术前需评估血小板及凝血指标,少量出血可压迫止血,严重出血需静脉注射氨甲环酸注射液或酚磺乙胺注射液。
邻近脏器如肠道、膈肌可能受热辐射影响。肝脏消融可能引发胆囊炎,肺部消融或导致气胸。需通过影像引导精确定位,出现并发症时及时干预。
术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活动,观察体温及穿刺点情况,出现持续发热或呼吸困难应立即就医。治疗期间保持高蛋白饮食有助于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