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并非只有老年人才会得,中青年也可能患病。帕金森病的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但早发性帕金森病可能出现在40岁前,青少年型帕金森病甚至可能在21岁前发病。
帕金森病在老年群体中更为常见,随着年龄增长,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逐渐退化,导致运动障碍等症状。典型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平衡障碍。这类患者通常进展较慢,可能伴随嗅觉减退、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治疗以左旋多巴制剂如多巴丝肼片、卡左双多巴控释片为主,结合普拉克索片等药物延缓病情。
中青年患者占比虽少但不容忽视,可能与遗传因素如PARK2基因突变、环境毒素暴露等有关。这类患者病程进展更快,早期易被误诊为颈椎病或抑郁症。部分患者会出现肌张力障碍等不典型症状,对左旋多巴制剂反应更敏感但易出现异动症。需采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罗匹尼罗片、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如司来吉兰片等个体化方案。
日常需保持规律锻炼如太极拳、平衡训练,避免高蛋白饮食影响药物吸收。建议患者及家属记录症状变化,定期神经内科随访调整治疗方案,早发型患者可考虑遗传咨询。出现动作迟缓或震颤等症状时应尽早就诊,明确诊断后坚持长期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