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是一种短暂的情绪状态,抑郁症则是一种持续性的精神疾病。抑郁可能由生活压力、情感挫折等日常因素引发,表现为短暂的情绪低落;抑郁症需符合持续两周以上的心境低落、兴趣减退等核心症状,并伴随认知功能损害或躯体症状。两者区别主要在于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及社会功能影响。
抑郁属于正常情绪波动范畴,多数人在遭遇失业、失恋等事件时可能出现数天至数周的情绪低落,通过自我调节或社会支持可缓解。抑郁症患者即使无明确诱因也会持续出现显著而持久的心境障碍,常伴有自我否定、无价值感等思维模式改变,需临床干预才能改善。
普通抑郁情绪通常不超过两周,且症状呈波动性,在积极事件刺激下可暂时缓解。抑郁症诊断标准要求核心症状持续至少两周以上,部分患者症状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且症状严重程度与生活事件不成比例。
短暂抑郁很少引发明显的生理指标异常。抑郁症患者可能出现脑内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水平异常,部分患者存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紊乱,表现为皮质醇分泌节律改变,这些变化可通过实验室检查或影像学检查发现。
普通抑郁对工作学习效率的影响较短暂,个体仍能维持基本社会角色。抑郁症患者常出现职业功能、社交能力显著下降,严重者甚至丧失自理能力,这种损害往往需要专业康复训练才能逐步恢复。
短暂抑郁可通过运动、社交等生活方式调整改善。抑郁症需综合治疗,轻中度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氟西汀胶囊、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抗抑郁药,配合认知行为疗法;重度患者可能需要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当出现持续情绪低落时,建议记录情绪变化日记并观察睡眠、食欲等伴随症状。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有助于情绪调节,若症状超过两周未缓解或伴随自杀念头,须立即至精神心理科就诊。社会支持系统对抑郁情绪疏导和抑郁症康复均有重要作用,家属应避免对患者进行无效说教,而是提供陪伴与就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