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的临床表现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主要表现为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及囊肿等皮损。痤疮分度标准主要有粉刺为主型、丘疹脓疱型、结节囊肿型及聚合型,具体分度需结合皮损类型、数量及炎症程度综合评估。
轻度痤疮以非炎性粉刺为主要表现,包括黑头粉刺和白头粉刺。黑头粉刺为毛囊开口扩张伴角栓氧化变黑,白头粉刺为毛囊口闭合形成的肤色丘疹。皮损数量较少,通常不超过30个,无明显红肿或疼痛。日常护理需注意温和清洁,避免使用油性护肤品,可选择含水杨酸或果酸的局部外用制剂帮助角质溶解。
中度痤疮在粉刺基础上出现红色炎性丘疹和脓疱,皮损数量在30-100个之间。丘疹呈圆锥形隆起伴基底红斑,脓疱为顶端有脓液的黄色丘疹。此阶段可能与痤疮丙酸杆菌感染、皮脂分泌过多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局部触痛和皮肤发热感。治疗需联合抗菌消炎药物,如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过氧苯甲酰乳膏等外用制剂。
重度痤疮表现为深部结节和囊肿,皮损数量超过100个或存在5个以上囊肿。结节为直径超过5毫米的硬结性损害,囊肿为内含液体或半固体物质的囊状结构。此型常与遗传因素、雄激素水平异常相关,通常伴随明显疼痛和瘢痕形成。需系统使用异维A酸软胶囊等药物,顽固性囊肿可考虑曲安奈德注射液局部封闭治疗。
暴发性痤疮表现为突发多发性炎性结节伴全身症状,好发于青少年男性。聚合性痤疮为重度囊肿融合成窦道,愈后遗留明显瘢痕。反常性痤疮即化脓性汗腺炎,表现为腋窝或腹股沟区反复脓肿。这些特殊类型需与普通痤疮鉴别,通常需要联合抗生素和免疫调节治疗。
痤疮继发损害包括炎症后红斑、色素沉着及瘢痕。萎缩性瘢痕呈冰锥样或车厢样凹陷,增生性瘢痕表现为隆起性硬结。色素沉着多见于深肤色人群,可持续数月。治疗后期需针对瘢痕采用点阵激光或微针治疗,色素沉着可外用氢醌乳膏改善。
痤疮患者应保持每日2次温和洁面,避免挤压皮损导致感染加重。饮食需限制高糖高脂乳制品摄入,保证充足睡眠。炎性痤疮可冷敷缓解红肿,囊肿型痤疮需定期消毒防止继发感染。建议根据痤疮分度选择个性化治疗方案,中重度患者应定期复诊评估疗效,瘢痕体质者需早期干预预防永久性皮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