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瘤是梅毒(由苍白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的晚期表现,常见症状包括皮肤黏膜无痛性溃疡、结节性皮疹、骨关节损害、心血管异常及神经系统症状。梅毒瘤可累及皮肤、骨骼、内脏及神经系统,需根据具体受累部位表现综合判断。
梅毒瘤最常表现为皮肤或黏膜的无痛性溃疡,边缘清晰且基底光滑,表面可有少量浆液性渗出。典型皮损为铜红色结节,多发生于面部、躯干及四肢,可破溃形成圆形溃疡。口腔、鼻腔或生殖器黏膜可能出现灰白色黏膜斑,伴周围充血但无疼痛感。部分患者会出现梅毒性脱发,表现为虫蚀状稀疏斑块。
骨梅毒瘤可导致骨膜炎、骨髓炎或关节炎,常见于胫骨、颅骨和锁骨。患者可能出现夜间加重的骨痛,X线可见骨膜增厚或骨质破坏。关节受累时表现为滑膜增生、关节积液,膝关节和踝关节最易受累,活动时疼痛明显但红肿较轻,与细菌性关节炎不同。
心血管梅毒瘤多发生于感染后10-30年,主要引起主动脉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主动脉瘤。患者可能出现心绞痛、呼吸困难、脉压差增大,听诊可闻及主动脉瓣区舒张期杂音。胸片可见主动脉扩张,CT血管造影能明确动脉瘤位置和程度。
神经梅毒瘤可表现为脊髓痨(下肢闪电样疼痛、共济失调)、麻痹性痴呆(人格改变、记忆力减退)或视神经萎缩。脑脊液检查可见淋巴细胞增多、蛋白升高,血清和脑脊液梅毒抗体检测阳性。部分患者会出现阿罗瞳孔(对光反射消失但调节反射存在)。
肝梅毒瘤可导致肝肿大、黄疸和肝功能异常;胃梅毒瘤表现为上腹痛、呕血;喉梅毒瘤会引起声嘶和呼吸困难。影像学检查可见器官内树胶样肿物,病理活检可发现浆细胞浸润和血管内膜炎,需与恶性肿瘤鉴别。
梅毒瘤患者应严格遵医嘱完成青霉素规范治疗,治疗期间避免性接触直至血清学转阴。日常需加强营养摄入,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B族,限制酒精摄入以减轻肝脏负担。定期复查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监测病情变化。出现视力异常、头痛或运动障碍时应立即复诊,警惕神经梅毒进展。性伴侣需同步筛查和治疗,预防疾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