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权威问答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梅毒是一种什么类型的疾病?
病情描述:
我离婚后性生活比较乱,最近感觉阴唇有红疹,会不会是得了梅毒,梅毒是一种什么类型的疾病?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朱笋 副主任医师 淮北市人民医院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属于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主要分为获得性梅毒和先天性梅毒两大类。

    1、获得性梅毒

    获得性梅毒通过性接触传播,病程分为三期。一期梅毒表现为硬下疳和淋巴结肿大,硬下疳为无痛性溃疡,多出现在生殖器部位。二期梅毒可出现全身对称性梅毒疹、扁平湿疣等皮肤黏膜损害,伴随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三期梅毒可累及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引发梅毒性主动脉炎、脊髓痨等严重并发症。早期梅毒可通过青霉素类药物治疗,如注射用苄星青霉素、注射用普鲁卡因青霉素等。

    2、先天性梅毒

    先天性梅毒通过母婴垂直传播,可导致胎儿流产、死产或新生儿先天畸形。早期先天梅毒患儿表现为肝脾肿大、皮疹、贫血等,晚期可能出现哈钦森三联征、间质性角膜炎等特征性损害。治疗需使用注射用青霉素钠,严重者需联合其他抗生素。孕妇产前梅毒筛查和规范治疗是预防关键。

    3、潜伏梅毒

    潜伏梅毒指感染后无临床症状但血清学检测阳性,分为早期潜伏和晚期潜伏。早期潜伏梅毒有传染性,需按早期梅毒方案治疗。晚期潜伏梅毒传染性低,但可能进展为三期梅毒,需进行脑脊液检查排除神经梅毒,治疗多采用注射用苄星青霉素。

    4、神经梅毒

    神经梅毒为梅毒螺旋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所致,可表现为脑膜炎、脑血管病变、脊髓痨等。诊断需结合脑脊液检查,治疗需大剂量青霉素静脉给药,如注射用青霉素钠,必要时联合糖皮质激素。未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不可逆神经损伤。

    5、心血管梅毒

    心血管梅毒多发生于感染后10-30年,主要累及主动脉,导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瘤等。临床可出现心绞痛、心力衰竭等症状。诊断依靠影像学检查和血清学检测,治疗需先使用注射用普鲁卡因青霉素控制感染,再根据心血管病变程度决定是否手术干预。

    梅毒预防需坚持安全性行为、避免高危性接触,确诊后应配合医生完成全程治疗并定期复查。日常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共用针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梅毒患者应告知性伴侣共同检测,妊娠女性须在孕早期进行梅毒筛查。规范治疗可有效阻断疾病进展,但晚期损害常不可逆,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相关文章
如何判断自己得了埃博拉
首先,可以通过一些症状判断自己感染埃博拉病毒,多数患者在感染此病毒以后,会在5-10天左右开始发病,最快2天可出现明显症状;其次,可以通过血清检查进行判断。 1.症状判断:感染后患者会出现突发性高热、头痛、咽喉痛和肌肉疼痛等症状,发病2-3天会有恶心、呕吐、腹泻、黏液便或血便症状。随后病情发展严重,会有出血症状,如鼻出血、肛门出血、呕血、咯血等。 2.血清检查:如果曾经去过疫区,或者接触过感染源,建议尽快到疾控中心或传染病医院,接受血清检查。主要的检查方法包括病毒特异性抗原检查、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查和核酸检查。
埃博拉会吐内脏吗
埃博拉病毒会引起内脏出血,但不会导致吐内脏。埃博拉病毒感染人体以后,主要引起埃博拉出血热,典型表现是各脏器出血。 人体感染埃博拉病毒以后,随着病毒在体内的繁殖和蔓延,可造成多个内脏器官损伤和出血,最终会因多个脏器衰竭而死亡。但不会出现吐内脏的症状。
埃博拉和新型冠状病毒的区别有哪些
埃博拉和新型冠状病毒的区别,包括病原体不同、症状不同、致死率不同。 1.病原体不同:埃博拉属于丝状病毒科,是单股负链RNA病毒。新冠病毒是单股正链RNA病毒。 2.症状不同:埃博拉病毒可引起发热、头痛、关节肌肉疼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低血压等症状,后期病情严重可引发体内和体外出血。新型冠状病毒的症状,主要以发热、干咳、发力、呼吸急促、呼吸困难为主,且多数为轻症患者。 3.致死率不同:埃博拉病毒的致死率在50%-90%。新型冠状病毒的致死率在2%-3%。
埃博拉和新型冠状病毒哪个严重
埃博拉比新冠更严重一些。埃博拉病毒是现有病毒中,最为凶险的一种病毒,生物安全等级为四级,致死率极高;而新冠病毒虽然传播率高,但是致死率偏低,其生物安全等级为三级。 埃博拉病毒致死率高,感染埃博拉病毒后,患者病情发展会十分迅速,可引起多个内脏器官出血,病程一周左右,其死亡率达50%-90%。新冠病毒的症状往往不会十分明显,部分患者甚至是无症状,病程两周左右,大部分患者症状相对较轻,重症者可出现呼吸衰竭,死亡率在2%-3%。
埃博拉病毒在体外存活多久
埃博拉病毒在体外无寄生附着物的情况下,在空气中停留,仅可存活数小时。 埃博拉病毒若想在体外存活,需要一定附着物,比如液体,病毒需要在活细胞内寄生,是以复制的方式增值的非细胞型生物,如果埃博拉病毒离开宿主,停留在空气中,其存活时间较短,最多数小时。 一般在液体、低温条件下,埃博拉病毒存活时间更长。但在高温环境下,存活时间较短,如果在60℃环境下,一小时可被灭活,100℃,五分钟可被灭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