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确实可能导致荨麻疹,常见诱因包括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造影剂及疫苗等,临床表现为皮肤风团伴瘙痒,严重时可合并血管性水肿。
青霉素类或头孢类药物可能引发IgE介导的过敏反应,表现为突发风团和血管神经性水肿,需立即停用致敏药物,可选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或地氯雷他定抗组胺治疗。
阿司匹林等药物通过抑制环氧酶途径促进组胺释放,导致迟发性荨麻疹,伴随烧灼感,建议换用对乙酰氨基酚,配合使用依巴斯汀或奥洛他定控制症状。
含碘造影剂可能激活补体系统引发急性荨麻疹,常在注射后30分钟内出现,需紧急处理,可静脉注射肾上腺素,联合使用苯海拉明和泼尼松。
疫苗中的明胶或乳胶等辅料可能诱发过敏反应,表现为接种部位周围风团,建议预先筛查过敏史,发生后可使用非索非那定或左西替利嗪缓解。
出现药物性荨麻疹应记录可疑药物并避免再次接触,日常注意观察皮肤变化,严重过敏反应需立即就医进行脱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