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荨麻疹的症状主要包括皮肤风团、瘙痒、血管性水肿和皮肤划痕征,按病程可分为早期反复发作、进展期持续加重和终末期伴随系统症状。
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红色或苍白色隆起皮损大小不等,可能因过敏原刺激或温度变化诱发,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或奥马珠单抗控制症状。
瘙痒常与组胺释放有关,夜间加重影响睡眠,需避免搔抓导致继发感染,局部可冷敷缓解,必要时使用依巴斯汀或非索非那定等抗组胺药物。
多见于眼睑、口唇等疏松部位肿胀,可能由遗传性C1酯酶抑制剂缺乏或获得性因素引起,急性发作时需警惕呼吸道梗阻风险。
机械刺激后出现线状风团,属于物理性荨麻疹亚型,可能与皮肤肥大细胞异常活化相关,建议记录诱因并避免摩擦刺激。
慢性荨麻疹患者应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过热环境及已知过敏原,发作期间可尝试燕麦浴缓解瘙痒,持续6周以上症状需完善过敏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