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患肿瘤风险可通过戒烟限酒、均衡饮食、规律运动、控制体重、定期筛查等方式实现。肿瘤的发生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相关,需采取综合预防措施。
烟草烟雾中含有多种致癌物质,长期吸烟可显著增加肺癌、喉癌等恶性肿瘤风险。酒精代谢产物乙醛会损伤细胞DNA,过量饮酒与肝癌、乳腺癌等密切相关。建议彻底戒烟,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每日摄入300-500克新鲜蔬菜水果,其含有的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等抗氧化成分可减少细胞损伤。限制红肉及加工肉制品摄入,选择鱼类、豆类等优质蛋白。避免霉变食物,减少烧烤、腌制食品摄入量。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可帮助维持正常激素水平,增强免疫功能。长期规律运动能降低结肠癌、乳腺癌等发病风险,运动时建议达到微微出汗、呼吸加快但能正常交谈的状态。
将体质指数控制在18.5-23.9范围内,腰围男性不超过85厘米,女性不超过80厘米。肥胖会导致慢性炎症状态和胰岛素抵抗,与子宫内膜癌、食管腺癌等密切相关。通过饮食管理和运动维持健康体重。
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防癌体检,高风险人群需针对性筛查。肺癌高危者可行低剂量CT检查,女性应定期乳腺超声或钼靶检查,胃肠癌筛查可选择胃肠镜。早期发现癌前病变可显著提高治愈率。
保持良好作息习惯,避免长期熬夜和过度疲劳。注意食品安全,减少农药残留和食品添加剂摄入。做好职业防护,避免接触苯、石棉等致癌物。接种乙肝疫苗、HPV疫苗可预防相关病毒感染导致的肝癌和宫颈癌。出现不明原因消瘦、异常出血等症状时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