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权威问答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首页 >  健康问答 >  内科  >  普通内科  >  失眠

在中医学中失眠是什么原因?
病情描述:
失眠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中医和西医各有看法,在中医学中失眠是什么原因?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王海泉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失眠中医学中可能由肝郁化火、心脾两虚、阴虚火旺、胃气不和、痰热内扰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疏肝解郁、健脾养心、滋阴降火、和胃安神、清热化痰等方式调理。

    1、肝郁化火

    长期情绪不畅可能导致肝气郁结,郁久化火扰动心神。患者常见入睡困难、多梦易醒伴口苦咽干,舌红苔黄。中医常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或选用丹栀逍遥丸、龙胆泻肝丸等中成药疏肝清热。日常可按摩太冲穴,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2、心脾两虚

    思虑过度或久病耗伤气血,致使心神失养。表现为睡眠浅、早醒心悸,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归脾汤是经典方剂,中成药可选人参归脾丸、柏子养心丸。建议用莲子、山药煮粥食疗,午后避免过度用脑。

    3、阴虚火旺

    肾阴不足致虚火上炎,常见于更年期或长期熬夜者。症状为心烦失眠、潮热盗汗、舌红少苔。常用黄连阿胶汤滋阴降火,中成药如知柏地黄丸、天王补心丹。睡前可用百合、麦冬代茶饮,忌食燥热之品。

    4、胃气不和

    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胃不和则卧不安。多见脘腹胀满、嗳气反酸的失眠。保和丸、枳实导滞丸可消食和胃,轻症可用山楂、陈皮泡水饮用。晚餐应七分饱,睡前3小时禁食。

    5、痰热内扰

    湿热蕴结生痰,痰热上扰心神。典型表现为头重胸闷、噩梦纷纭、苔黄腻。温胆汤是基础方,中成药如礞石滚痰丸、清气化痰丸。日常需忌肥甘厚味,适当运动排汗祛湿。

    中医调理失眠需辨证施治,建议就诊正规中医机构。日常保持规律作息,睡前可用40℃温水泡脚15分钟,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阴虚者可常食银耳羹,痰湿体质宜用薏苡仁粥食疗。若持续失眠超过1个月或伴随严重焦虑,需中西医结合治疗。

相关文章
秋季为什么容易失眠
秋季容易失眠可能与季节变化、情绪波动、过敏反应、作息紊乱、慢性疾病等因素有关。秋季失眠可通过调整作息、改善睡眠环境、心理疏导、药物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缓解。
失眠该如何确诊,做到这些就可以
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表现为睡眠起始、维持障碍等症状,需要医生进行一系列的评估以及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
掌握日常小技巧,促进睡眠少不了
失眠现象可通过改善焦虑情绪、进行适度运动、多听舒缓音乐、进行阅读活动这四种小技巧改善。
助睡眠的中药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因为生活当中所需要背负的压力以及各种各样的烦恼而出现了失眠的症状,因此想要睡个好觉就非常困难了。但如果我们想要调理失眠的情况,可以通过服用一些中草药来达到助眠的效果,常见药物有远志、酸枣仁、百合以及茯苓等。
失眠如何调理
其实想要有一个好的睡眠,就一定要有一个优秀的生活习惯。所以生活中一定要做到调理,平时要做到睡前饮食要适量、有一个舒适的房间环境、少喝酒、多运动等等,早睡早起,尽量减少在床上的时间,让自己的生活规律起来,调理好自己的睡眠,失眠自然会也会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