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通常需要提前浸泡2-3小时,再以小火慢煮30-60分钟才能煮烂。茯苓质地坚硬,直接煮沸难以软化,需通过充分吸水与持续加热破坏其纤维结构。
新鲜茯苓或薄片茯苓浸泡时间可缩短至1-2小时,煮沸后转小火炖煮20-30分钟即可软化。干制茯苓因脱水程度高,需延长至3小时以上浸泡,煮制时水量需完全没过药材,避免干烧焦糊。若用高压锅烹制,上汽后压15-20分钟可加速软化,但传统砂锅文火慢炖更利于有效成分溶出。煮制过程中可观察茯苓横截面,当中心无硬芯、质地呈半透明胶质时即为煮烂标准。部分人群为提升口感会搭配粳米或红枣同煮,此类食材的淀粉与糖分能促进茯苓胶质释放,但需注意糖尿病患应控制添加量。
茯苓煮烂后可用于制作茯苓糕、茯苓粥或入汤羹,其多糖类成分有助于调节免疫,但脾虚湿盛者不宜过量食用。若需药用,建议咨询中医师配伍其他药材以增强疗效,避免自行调整煎煮方法影响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