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性支气管哮喘是由过敏原暴露引发的哮喘类型,常见诱因包括尘螨、花粉、动物皮屑、霉菌等。典型症状为发作性喘息、胸闷、咳嗽,夜间或晨间加重,可通过避免过敏原、药物控制、免疫治疗等方式干预。
尘螨、花粉等吸入性过敏原刺激气道,导致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发炎症。患者需进行过敏原检测并减少接触,急性发作时可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缓解症状。
家族过敏史增加患病概率,与特定基因变异相关。建议亲属筛查过敏体质,日常备有布地奈德吸入剂预防发作,必要时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
病毒感染可损伤气道上皮,增强过敏反应。合并感染时需联用孟鲁司特钠控制炎症,同时针对病原体进行抗感染治疗。
接触谷物粉尘、化学气体等职业因素诱发哮喘。确诊后需调离暴露环境,长期使用氟替卡松维持治疗,严重时需联合奥马珠单抗生物制剂。
患者应定期监测肺功能,家中配备峰流速仪,避免饲养宠物或使用地毯。发作频繁者需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并制定个性化哮喘行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