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权威问答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首页 >  健康问答 >  内科  >  呼吸内科  >  肺炎

肺炎和肺结核误诊几率大吗
病情描述:
午后低热,畏冷,盗汗的症状,是肺炎还是结核,会误诊吗?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肺炎和肺结核存在一定误诊概率,但通过规范诊疗可显著降低风险。两者在早期症状、影像学表现上存在重叠,但病原学检测和临床经验可有效鉴别。

    肺炎与肺结核均以咳嗽、发热、乏力为主要表现,胸片均可显示肺部阴影。细菌性肺炎起病急骤,高热伴脓痰多见;肺结核多为午后低热、盗汗,痰涂片抗酸染色或分子检测可发现结核分枝杆菌。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若经规范抗生素治疗2周无改善,需警惕肺结核可能。部分非典型肺结核影像学仅表现为中叶或舌叶浸润,易被误判为普通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感染时,两种疾病鉴别难度增加。

    免疫缺陷患者更易发生误诊。艾滋病患者合并肺结核时,其胸部X线可能呈现不典型间质性改变;使用免疫抑制剂者肺结核症状常被掩盖。尘肺病患者肺部原有纤维化病灶可能干扰肺结核的影像判断。儿童肺结核原发综合征的肺门淋巴结肿大,易与支原体肺炎混淆。部分肺结核患者痰菌检测反复阴性,临床称为菌阴肺结核,需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测或试验性抗结核治疗确诊。

    建议出现持续咳嗽、低热症状时尽早就医,完善痰培养、结核菌素试验、胸部CT等检查。确诊肺结核需严格遵医嘱完成6-9个月规范治疗,避免擅自停药导致耐药性产生。日常注意保持居室通风,加强营养摄入,适当进行呼吸功能锻炼。

相关文章
肺源性心脏病预后怎么样
肺源性心脏病预后不良。肺源性心脏病病程较长,随病情进展和时间延长,心、肺功能逐渐降低,后期可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水电平衡紊乱,甚至出现肺性脑病。早期进行治疗可延缓其进展,如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发病或急性加重时及时治疗,或于缓解期预防急性加重发作,均可延缓肺心病进展,如果发展至不可逆阶段,预后较差。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会分级吗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是会分级的,同时也不是可以随便分级的,根据活动能力大小进行区分,首先活动基本不受限的患者为心功能Ⅰ级患者,如果患者活动有轻度受限,稍微做点体力活动就会感到累,那么可能就是心功能Ⅱ级,而心功能Ⅲ级会加重一些,心功能Ⅳ级最为严重。
肺源性心脏病晚期症状
肺源性心脏病晚期时,出现呼吸衰竭、心衰竭,也会出现肺性脑病,伴随头痛、嗜睡、神志恍惚等异常表现。
肺源性心脏病可以治愈吗
肺源性心脏病无法治愈。急性肺源性心脏病去除诱因后,心脏会得到恢复,但不能完全治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情不可逆,不能治愈。
气管良性肿瘤的治疗方法
气管良性肿瘤的治疗方法是非常多的,比如先做CT检查,采用气管镜下的介入进行治疗,应用圈套器进行切除,手术治疗是比较好的方法,对患者的好转有着很大的帮助。可按病理类型进行局部放疗或化疗,对合并感染者应抗感染治疗,这样对患者的身体好转有很大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