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和肺结核存在一定误诊概率,但通过规范诊疗可显著降低风险。两者在早期症状、影像学表现上存在重叠,但病原学检测和临床经验可有效鉴别。
肺炎与肺结核均以咳嗽、发热、乏力为主要表现,胸片均可显示肺部阴影。细菌性肺炎起病急骤,高热伴脓痰多见;肺结核多为午后低热、盗汗,痰涂片抗酸染色或分子检测可发现结核分枝杆菌。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若经规范抗生素治疗2周无改善,需警惕肺结核可能。部分非典型肺结核影像学仅表现为中叶或舌叶浸润,易被误判为普通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感染时,两种疾病鉴别难度增加。
免疫缺陷患者更易发生误诊。艾滋病患者合并肺结核时,其胸部X线可能呈现不典型间质性改变;使用免疫抑制剂者肺结核症状常被掩盖。尘肺病患者肺部原有纤维化病灶可能干扰肺结核的影像判断。儿童肺结核原发综合征的肺门淋巴结肿大,易与支原体肺炎混淆。部分肺结核患者痰菌检测反复阴性,临床称为菌阴肺结核,需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测或试验性抗结核治疗确诊。
建议出现持续咳嗽、低热症状时尽早就医,完善痰培养、结核菌素试验、胸部CT等检查。确诊肺结核需严格遵医嘱完成6-9个月规范治疗,避免擅自停药导致耐药性产生。日常注意保持居室通风,加强营养摄入,适当进行呼吸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