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息性支气管炎和哮喘是两种不同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症状特点及治疗方式。喘息性支气管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咳嗽、喘息等症状,通常病程较短;哮喘则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为主要特征,需长期管理。
喘息性支气管炎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感染引发,常见于婴幼儿及免疫力低下人群,发病与急性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哮喘的病因更为复杂,涉及遗传易感性、环境过敏原(如尘螨、花粉)刺激、气道高反应性等多种因素,部分患者有家族聚集倾向。
喘息性支气管炎发作时多伴随发热、鼻塞等感染症状,喘息声粗重且持续时间较短,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哮喘发作时以突发性喘息为主,常伴夜间或凌晨加重的胸闷、咳嗽,症状可自行缓解或经药物治疗后消失,发作间期肺部听诊可能正常。
喘息性支气管炎病程通常持续1-2周,随感染控制症状逐渐消退,多数患者不遗留长期气道损伤。哮喘呈慢性反复发作过程,若未规范治疗可能导致气道重塑,肺功能进行性下降,部分儿童患者随年龄增长症状可能减轻。
喘息性支气管炎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血常规及胸片检查诊断,病毒抗原检测可辅助明确病原体。哮喘需结合肺功能检查(如支气管舒张试验)、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等,过敏原筛查对确定诱发因素有重要价值。
喘息性支气管炎以对症治疗为主,可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溶液、氨溴索口服溶液缓解症状,合并细菌感染时需加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哮喘需长期规律使用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控制炎症,急性发作时联合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缓解症状,患者需定期随访评估控制水平。
对于喘息反复发作的患者,建议记录症状日记并监测峰流速值,避免接触冷空气、烟雾等刺激因素。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定期清洗床品减少尘螨滋生,适当进行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肺功能。若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或药物控制不佳,应及时到呼吸内科就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