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并发肺炎可通过控制感染、维持呼吸功能、营养支持、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脑出血并发肺炎通常由误吸、免疫力下降、长期卧床、病原体感染、基础疾病加重等原因引起。
脑出血患者因吞咽功能障碍易发生误吸,导致细菌性肺炎。需根据痰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同时需监测体温和血常规指标,评估感染控制效果。对于多重耐药菌感染,可考虑联合用药或升级抗生素。
重症患者可能出现呼吸衰竭,需通过氧疗、无创通气或气管插管维持氧合。定期翻身拍背、雾化吸入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帮助排痰。监测血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气分析,必要时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早期活动有助于改善肺通气功能。
脑出血后高代谢状态会增加营养需求,可通过鼻胃管或鼻肠管给予肠内营养制剂。选择高蛋白、高热量配方,添加免疫营养素。监测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必要时静脉补充人血白蛋白。注意预防反流误吸,喂养时抬高床头30度。
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呼吸康复,包括体位引流、呼吸肌训练、咳嗽训练等。随着神经功能恢复,逐步进行床上活动、坐位平衡、站立训练。康复过程中需监测生命体征,避免过度劳累。吞咽功能训练可减少误吸风险。
对于大量脑出血或脑疝风险患者,需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或去骨瓣减压术。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气管切开以利长期气道管理。手术前后需评估心肺功能,控制感染指标。
脑出血并发肺炎患者需保持病房空气流通,定期消毒。家属应协助患者翻身拍背,观察痰液性状。恢复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呛咳。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定期复查胸部影像学。出院后继续呼吸功能锻炼,预防呼吸道感染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