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热咳嗽可能由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多饮水、服用止咳化痰药物、抗感染治疗、雾化吸入、氧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
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等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低热伴鼻塞流涕。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通常无须特殊治疗,可适量饮用温开水缓解咽喉不适。若咳嗽明显可遵医嘱使用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复方甘草片或愈创甘油醚糖浆等镇咳祛痰药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助于症状改善。
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常导致持续低热与干咳,可能伴随肌肉酸痛。确诊后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等抗病毒药物,配合乙酰氨基酚片退热。咳嗽剧烈时可使用枸橼酸喷托维林片,同时需监测是否出现气促等肺炎征兆。接种流感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手段。
支气管黏膜炎症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发,表现为咳嗽伴37.3-38℃低热。细菌性感染需根据痰培养结果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配合氨溴索口服液稀释痰液,必要时进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吸烟者应严格戒烟以避免病情加重。
肺部感染引起的炎性反应可导致弛张热与刺激性咳嗽,听诊可闻及湿啰音。社区获得性肺炎常用左氧氟沙星片、阿奇霉素分散片进行抗感染治疗,重症需住院静脉给药。咳嗽伴随胸闷时需氧疗支持,胸片检查可明确病变范围。老年患者需警惕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典型表现为午后低热、盗汗及慢性咳嗽,痰涂片检出抗酸杆菌可确诊。标准治疗方案包括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四种药物联合治疗,疗程需持续6-9个月。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肝功能,咳嗽症状明显者可加用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溶液。密切接触者应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
低热咳嗽患者应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选择百合银耳羹等润肺膳食。室内湿度建议维持在40%-60%,避免接触冷空气与粉尘刺激。适当进行八段锦等温和运动增强肺功能,但急性期需卧床休息。若咳嗽持续2周未缓解或出现咯血、呼吸困难等症状,须立即至呼吸内科就诊完善胸部CT等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