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权威问答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首页 >  健康问答 >  内科  >  消化内科  >  肝炎

急性乙肝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病情描述:
我患上了急性乙肝,好害怕,急性乙肝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急性乙肝患者通常不需要抗病毒治疗,多数可自行恢复。少数出现肝功能持续异常或重症倾向时需考虑抗病毒干预。

    急性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炎症,大部分患者免疫系统可自行清除病毒。临床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可见转氨酶升高和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对于无并发症的典型病例,治疗以卧床休息、清淡饮食为主,密切监测肝功能指标即可。肝脏具有较强再生能力,通常在1-4个月内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当患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等重症表现,或转氨酶持续升高超过10周未恢复时,提示病情可能进展为重型肝炎。此时需在肝病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等抗病毒药物。孕妇、免疫功能低下等特殊人群若发生急性感染,也需评估抗病毒治疗必要性。治疗期间须定期检测HBV-DNA载量和肝功能,避免擅自停药导致病毒反弹。

    急性期患者应保证每日2000毫升饮水,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蒸鱼等低脂高蛋白食物。恢复期半年内禁止饮酒,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伤的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片。家庭成员应接种乙肝疫苗,患者个人用品需单独消毒。建议每3个月复查乙肝两对半和肝脏超声,直至表面抗原转阴并出现保护性抗体。

相关文章
小儿慢性腹泻的病程有多久
小儿慢性腹泻的病程一般会持续两个月左右,还有的患儿可能不会持续性的腹泻,但每次发作间隔时间都在两到四周不等。患儿每次病情发作时,都会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加、大便性状稀薄,且伴随有腹痛、肚脐胀痛的症状。而导致慢性腹泻病程延长的原因,主要是原发病未能及时控制有关。
慢性结肠炎是怎么形成的
慢性结肠炎就是一种会不断发作的结肠疾病,这种疾病的形成其实有很多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过敏因素而造成的,也可能是因为摄入不洁的食物,除此之外,和自身免疫能力都有一定的关系,如果免疫能力逐渐的降低,也同样会形成慢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中期症状
慢性结肠炎发展到中期病情已经较为严重,患者的临床症状也更加明显,需要及时进行对症治疗,防止疾病进展。中期结肠炎主要表现为间断性的腹痛、腹胀、明显排便习惯的改变,严重的还可伴有肠道出血以及消瘦、乏力等全身消耗性症状。
慢性结肠炎饮食要注意哪些
患有慢性结肠炎后,患者可以在饮食上加以控制,粗纤维多的食物,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还有凉性的瓜果,油腻的食物都会导致病情变重,这些食物在患病期间不可以吃,此外,人们还要注意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保证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减少精神压力和体力压力,防止给疾病带来影响。
怎么区分疝气和慢性结肠炎
为了能够更好地区分慢性结肠炎和疝气,患者可以从发病的症状、致病的病因等方面来进行判断。患者出现疝气以后腹腔的疼痛感会加剧,但是没有确定的疼痛点。而出现慢性结肠炎,主要疼痛感围绕在右下腹,并且大便的排便习惯会出现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