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呼吸困难、乏力、水肿、咳嗽咳痰、心悸等。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脏泵血功能长期受损导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多种症状,需结合具体病情评估。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呼吸困难,早期表现为活动后气促,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端坐呼吸。呼吸困难主要与肺淤血有关,患者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加,加重肺淤血程度。对于轻度呼吸困难可通过调整体位缓解,严重时需及时就医进行氧疗或药物治疗。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易疲劳,轻微活动即感疲倦。这与心输出量减少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灌注不足有关,肌肉组织供氧减少导致乳酸堆积。患者应注意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改善心肌代谢的药物。
下肢水肿是慢性心力衰竭的典型表现,多从足踝部开始,逐渐向上发展。水肿是由于静脉回流受阻和钠水潴留所致,严重者可出现腹水或全身水肿。轻度水肿可通过限制钠盐摄入和抬高下肢缓解,明显水肿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尿剂。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干咳或咳白色泡沫痰,夜间平卧时加重。这与肺静脉压力增高导致支气管黏膜水肿有关,严重者可出现粉红色泡沫痰。患者应保持半卧位休息,避免呼吸道感染,必要时使用止咳化痰药物。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有心悸症状,自觉心跳加快或不规则。这与心脏扩大、心肌缺血及各种心律失常有关。患者应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定期监测心率,严重心律失常需及时就医处理。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注意低盐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保持适度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体重,短期内体重明显增加可能提示病情加重。保证充足睡眠,采取半卧位休息。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复查。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