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儿科学 > 小儿心内科
抑郁导致的心律失常可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心脏康复等方式治疗。抑郁与心律失常的关联可能由自主神经紊乱、应激激素升高、心肌代谢异常、共病心脏病等因素引起。
心脏早搏是心脏在正常节律中出现的异常提前搏动,可能由生理性因素、心脏疾病、电解质紊乱、药物作用等原因引起。
情绪紧张、过度疲劳或摄入咖啡因可能诱发心脏早搏,通常无须...
心脏早搏频繁发作需要警惕,可能由生理性因素、心血管疾病、电解质紊乱或药物副作用引起。
熬夜、情绪紧张或过量饮用咖啡因可能诱发早搏,通常无须治疗,改善生活方式后症状...
心脏起搏器术后可以适度活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和特定动作。术后活动主要受手术方式、伤口恢复、起搏器类型及医生建议等因素影响。
术后24小时内需卧床休息,避免术侧上肢大幅...
心脏旁路通常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主要用于治疗严重冠心病,当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或阻塞时,通过移植血管建立新的血流通道改善心肌供血。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冠心病终末期的...
心脏电复律不能完全治愈心律失常,但能有效终止急性发作。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导管消融、植入起搏器、生活方式调整。
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普罗帕酮、美托洛...
心脏病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存在一定危险性,其风险程度主要取决于基础心脏疾病类型、心律失常性质、发作频率及伴随症状等因素。
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发生室性心...
心律失常主要包括窦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房室交界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等类型,按严重程度从生理性紊乱到致命性异常排列。
常见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多由自主神经...
心律失常早搏多数情况下无须立即处理,但持续性或伴随症状时需就医。早搏可分为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处理方式主要与发作频率、基础心脏病、症状严重程度、诱发因素有关。
生理性...
心律失常孕妇使用电复律对胎儿的影响较小,主要风险包括电复律操作本身、麻醉药物影响、电流传导路径、胎儿监测难度等因素。
电复律过程中电极板放置位置可能靠近子宫,电流可能...
12345 ... 10下一页末页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08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骨血管瘤是否需要手术通常取决于肿瘤大小、症状严重程度及并发症风险。多数无症状的小型骨血管瘤无须手术,少数引发疼痛、病理性骨折或神经压迫的病例需手术干预。
骨血管瘤是良性血管病变,常见于脊柱和颅面骨。体积较小的肿瘤通常生长缓慢,患者可能长期无不适感,仅需定期影像学复查。若肿瘤未侵犯周围组织或影响骨骼稳定性,医生多建议观察随访,配合镇痛药物缓解偶发疼痛。部分患者可通过介入栓塞减少肿瘤血供,延缓其进展。
当肿瘤直径超过5厘米或位于承重骨时,手术必要性显著增加。快速增大的肿瘤可能导致骨质破坏,引发病理性骨折风险。脊柱血管瘤若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可引起持续性疼痛、肢体麻木甚至瘫痪,此时需行肿瘤切除联合骨水泥填充或内固定术。颅面部血管瘤影响外观或器官功能时,也需手术矫正。
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3-6个月,定期复查核磁共振评估复发情况。日常注意钙质和维生素D补充,戒烟戒酒以促进骨骼修复。出现异常疼痛或活动障碍时应及时复诊。
儿童隐性脊柱裂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局部皮肤异常、下肢功能障碍、排尿排便异常、脊柱畸形以及神经损伤。隐性脊柱裂是脊柱闭合不全的一种先天性畸形,多数患儿症状轻微,少数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
部分患儿腰骶部可见皮肤凹陷、毛发增生、色素沉着或脂肪瘤。这些皮肤改变可能与脊髓栓系有关,家长需注意观察皮肤变化,若发现异常隆起或分泌物应及时就医。皮肤症状通常在出生时即可发现,少数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渐显现。
患儿可能出现下肢无力、步态异常或足部畸形。症状轻重与神经受损程度相关,轻度表现为易跌倒,重度可能出现肌肉萎缩。家长需关注孩子行走姿势,定期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必要时通过康复训练改善运动功能。
常见尿频、尿失禁或便秘等症状,与支配膀胱直肠的神经受损有关。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反复尿路感染,家长需记录排尿排便频率,配合尿流动力学检查评估功能损害程度。症状持续加重需考虑手术治疗解除神经压迫。
部分患儿伴随脊柱侧弯或后凸畸形,在快速生长期表现尤为明显。轻度畸形可通过支具矫正,严重畸形可能需脊柱融合术。家长应定期测量孩子身高,观察躯干对称性,早发现早干预可减少骨骼发育异常。
严重病例可能出现下肢感觉减退、反射异常或进行性肌力下降。神经损伤多由脊髓栓系综合征引起,需通过MRI明确诊断。家长发现孩子对疼痛刺激反应迟钝或出现进行性运动障碍时,应立即就医评估是否需要神经松解手术。
家长应定期带孩子进行生长发育评估,特别注意腰骶部皮肤变化和运动功能发育。保持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发育,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优质蛋白。避免剧烈运动造成脊柱损伤,选择游泳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肌肉协调性训练。发现任何异常症状应及时至儿科或神经外科就诊,通过超声、MRI等检查明确病情程度,根据医生建议选择观察随访或手术治疗方案。
周期性肢体运动在PSG(多导睡眠图)中主要表现为睡眠期间反复出现的刻板性肢体抽动,通常累及下肢,具有规律性间隔特征。这类运动可通过PSG记录的肌电图通道明确识别,常与不宁腿综合征、睡眠呼吸障碍等疾病相关,需结合临床症状与其他检查结果综合评估。
PSG检测中,周期性肢体运动的典型表现为每隔20-40秒重复出现的肢体肌肉收缩,每次持续0.5-5秒,至少连续发生4次以上才能确诊。下肢胫骨前肌群最常受累,表现为大脚趾背屈、踝关节背屈或膝关节屈曲动作。运动事件多集中于非快速眼动睡眠N1、N2期,可能导致微觉醒或完全觉醒,但患者常无自觉记忆。PSG需同步监测双侧胫骨前肌和上肢肌肉肌电活动,以排除其他运动障碍。严重病例可见每小时超过15次运动事件,伴随心率加快和血压波动。
当周期性肢体运动合并血氧饱和度下降时,需优先排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共存可能。部分患者可能同时存在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或夜间癫痫发作,需通过视频PSG观察行为表现与脑电图特征进行鉴别。铁代谢异常、脊髓病变、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也可能诱发类似表现,必要时需完善血清铁蛋白、头颅MRI等补充检查。
建议存在夜间肢体抽动或日间嗜睡症状者尽早就医,完善PSG监测明确诊断。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咖啡因摄入,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补充铁剂(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确诊患者需遵医嘱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普拉克索片、罗匹尼罗片等药物控制症状,并定期复查PSG评估治疗效果。
宝宝咳嗽若因气管异物引起,可能出现剧烈呛咳、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窒息。气管异物属于急症,需立即就医处理。
气管异物多发生在婴幼儿进食或玩耍时,因误吞小玩具、坚果等物品导致。异物卡在气管会刺激黏膜引发剧烈呛咳,咳嗽呈阵发性且声音高亢,可能伴随面色发绀、烦躁不安。异物完全阻塞气管时,宝宝会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三凹征,甚至意识丧失。部分阻塞可能导致喘息声或呼吸音减弱,长期未处理可能引发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
家长发现异常时应立即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将宝宝面朝下放在前臂,用手支撑其头部和下颌,另一手掌根在肩胛骨之间快速拍击5次。若无效则翻转宝宝仰卧,用两指在胸骨下半段快速按压5次,重复操作直至异物排出。切勿用手指盲目掏挖,避免将异物推得更深。即使症状缓解也需就医检查,防止残留碎片或继发损伤。
预防气管异物需将小颗粒食物如葡萄、坚果切碎后喂食,避免在哭闹、跑跳时进食。定期检查玩具小零件是否松动,选择符合年龄段的玩具。家中硬币、纽扣等小物件应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家长及看护人建议学习婴幼儿急救技能,掌握气道异物处理流程,以备突发情况时能及时应对。
前列腺炎通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会阴部胀痛等症状,可以遵医嘱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前列舒通胶囊、左氧氟沙星片、塞来昔布胶囊、癃清片等药物,也可以适量食用南瓜子、西红柿、西蓝花、深海鱼、绿茶等食物。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并调整饮食。
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适用于缓解前列腺炎引起的排尿困难,可松弛前列腺平滑肌,改善尿流动力学。前列舒通胶囊具有清热利湿功效,常用于慢性前列腺炎伴随的下腹坠胀。左氧氟沙星片针对细菌性前列腺炎,通过抑制病原菌DNA合成发挥抗菌作用。塞来昔布胶囊可减轻炎症反应导致的会阴部疼痛,属于非甾体抗炎药。癃清片为中成药,对湿热瘀阻型前列腺炎引起的尿频、尿浊有效。
南瓜子富含锌元素,有助于维持前列腺正常功能,每日适量生吃或烘烤食用。西红柿中的番茄红素具有抗氧化作用,可降低前列腺炎症反应。西蓝花含硫化物,能辅助抑制炎症因子释放。深海鱼如三文鱼提供欧米伽3脂肪酸,可调节免疫反应。绿茶中的茶多酚可能缓解前列腺组织氧化应激,建议饮用淡茶避免刺激。
前列腺炎患者需避免久坐、饮酒及辛辣饮食,规律作息有助于症状改善。急性发作期应增加饮水量促进排尿,慢性患者可进行温水坐浴缓解不适。若出现发热或血尿需立即就医,药物治疗期间须定期复查评估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