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中补水主要有维持体液平衡、调节体温、预防脱水、促进代谢和延缓疲劳等作用。
运动时身体会通过汗液流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及时补水有助于维持血液容量和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平衡。体液不足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影响氧气运输效率,甚至诱发肌肉痉挛或头晕等症状。建议选择含钠、钾等电解质的运动饮料补充流失成分。
汗液蒸发是运动时散热的主要方式,每蒸发1升汗液可带走580千卡热量。补水能保障汗液持续分泌,避免因脱水导致核心体温超过40℃的危险情况。高温环境下运动更需每15-20分钟补充150-200毫升液体,优先选用10-15℃的凉白开。
当失水量达到体重2%时即出现口渴、尿量减少等脱水征兆,失水超过5%可能引发中暑或热射病。运动中按体重每下降1公斤补充1.5升液体的标准进行补液,可通过观察尿液颜色判断补水是否充足,淡黄色为理想状态。
水分参与所有营养物质的溶解、运输及废物排泄过程。运动时肌肉产热量增加,充足补水可加速乳酸等代谢产物清除,减少酸痛感。碳水化合物与水分按6-8%比例配制的运动饮料能同步补充能量和水分。
脱水会导致心率加快、每搏输出量减少,使运动耐力下降30%以上。持续小口补水比大量集中饮用更利于吸收,马拉松等长时间运动建议每小时补充400-800毫升液体,避免一次性饮用超过1升引发胃部不适。
运动前2小时可饮用500毫升水进行预水合,运动中每15-20分钟补充150-200毫升,结束后2小时内按丢失体重的1.5倍补液。避免饮用含酒精或咖啡因的饮料,糖尿病患者需注意运动饮料的糖分含量。佩戴心率带监测运动强度时,如发现异常升高可能提示脱水需及时补水。冬季运动同样存在隐性水分流失,不可忽视补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