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心律失常易发生于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以及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等人群。
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易引发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需通过血运重建和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
心脏泵血功能减退伴随心肌重构,易出现室性心动过速,需优化心衰治疗并考虑植入式除颤器。
扩张型或肥厚型心肌病存在心肌结构异常,易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需定期评估心律失常风险。
血钾异常可直接影响心肌电活动,需及时纠正电解质失衡并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
建议高风险人群定期进行心电监测,避免剧烈运动和精神刺激,出现心悸晕厥等症状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