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主要由白喉棒状杆菌感染引起,传播途径包括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母婴传播及间接接触污染物。白喉可通过接种疫苗、抗生素治疗、对症支持及隔离措施等方式防控。
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释放含菌飞沫,易感者吸入后感染。发病时表现为咽痛、发热及灰白色伪膜。治疗需使用青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并注射白喉抗毒素。
直接接触患者皮肤伤口或分泌物可能导致感染,常见皮肤型白喉伴溃疡。需清洁创面并使用头孢曲松、克林霉素等药物,同时隔离患者。
分娩过程中新生儿接触产道分泌物可感染,表现为鼻咽部病变。需立即注射青霉素G和抗毒素,产妇分娩前应完成疫苗接种。
接触被污染的衣物、餐具等物品可能传播。此类感染多症状轻微,但仍需用阿奇霉素等药物治疗并彻底消毒环境。
保持室内通风、规范处理分泌物、完成百白破疫苗全程接种可有效预防白喉,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