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性黄疸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黄染、尿液深黄、粪便颜色变浅及嗜睡拒奶等症状,发展过程可分为早期胆红素轻度升高、中期神经系统受累、晚期多器官衰竭三个阶段。
最早出现面部及巩膜黄染,随胆红素升高可蔓延至躯干四肢,血清胆红素超过85μmol/L时肉眼可见,需光疗干预并监测胆红素水平。
结合胆红素经肾脏排泄使尿液呈浓茶色,常见于胆汁淤积性黄疸,需完善尿胆原检测并排查胆道闭锁等病因。
陶土样便提示胆道梗阻,可能由先天性胆管畸形或肝炎导致,需进行腹部B超和MRCP检查明确诊断。
胆红素脑病可出现嗜睡、肌张力增高或抽搐,需紧急换血治疗,遗留听力障碍或脑瘫等后遗症风险较高。
新生儿出现黄疸进展快、持续时间超过两周或伴随精神反应差时,家长需立即携带患儿至新生儿科就诊,哺乳期母亲应避免进食蚕豆等可能诱发溶血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