蛲虫病和蛔虫病是两种常见的肠道寄生虫感染,主要区别在于病原体种类、传播途径及症状表现。蛲虫病因蛲虫感染引起,通过粪口传播,常见肛门瘙痒;蛔虫病因蛔虫感染导致,经污染食物传播,多表现为腹痛或营养不良。
蛲虫病由白色线状蛲虫引起,成虫长约5-10毫米;蛔虫病由淡黄色蛔虫导致,成虫可长达15-35厘米,两者虫体形态和大小显著不同。
蛲虫卵通过患者搔抓肛门后污染手部或物品传播,易在家庭和集体机构中扩散;蛔虫卵主要通过被粪便污染的土壤、蔬菜或水源经口摄入感染。
蛲虫病以夜间肛门剧烈瘙痒为特征,可能伴睡眠障碍;蛔虫病常出现脐周隐痛、食欲异常,严重时可引发肠梗阻或胆道蛔虫症。
蛲虫病常用透明胶纸粘贴肛周检出虫卵;蛔虫病通过粪便常规检查发现虫卵确诊,成虫偶可随粪便排出。
两种疾病均需遵医嘱使用阿苯达唑、甲苯咪唑等驱虫药,注意个人卫生和家庭环境消毒,儿童患者需重复治疗以阻断传播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