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黑色素瘤晚期症状主要包括皮肤溃疡、卫星病灶、远处转移灶及恶病质表现。疾病进展至终末期时可能伴随淋巴结肿大、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原发肿瘤部位出现经久不愈的溃疡,表面伴有坏死组织或出血,通常提示肿瘤浸润深度超过4毫米。局部可遵医嘱使用氟尿嘧啶软膏、咪喹莫特乳膏等免疫调节药物,或采用电灼术控制出血。
原发灶周围2厘米内出现色素性皮损,与淋巴管浸润相关。需通过皮肤镜和病理活检确诊,治疗方案包括扩大切除术联合干扰素辅助治疗。
常见转移至肺、肝、脑等器官,表现为咳嗽、黄疸、头痛等症状。CT/MRI检查可明确分期,靶向药物如维莫非尼、达拉非尼可用于BRAF基因突变患者。
由于肿瘤消耗导致体重骤降、肌肉萎缩,与细胞因子过度分泌有关。营养支持需采用高蛋白肠内营养剂,必要时给予甲地孕酮改善食欲。
晚期患者应定期监测乳酸脱氢酶水平,疼痛管理可选用缓释吗啡制剂,同时建议家属协助记录症状变化并及时与姑息治疗团队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