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膜穿孔慢性中耳炎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修复、局部护理、听力康复等方式治疗。耳膜穿孔慢性中耳炎通常由感染反复发作、外伤、咽鼓管功能障碍、胆脂瘤形成等原因引起。
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控制感染,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抗炎,必要时联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分泌物排出。感染反复发作可能与免疫力低下、鼻腔炎症有关,表现为耳痛、流脓。
鼓室成形术或鼓膜修补术适用于穿孔长期不愈者。胆脂瘤形成可能与上皮组织异常增生有关,需手术清除病灶,伴随听力下降、耳鸣症状。
保持耳道干燥,避免用力擤鼻或游泳时使用防水耳塞。咽鼓管功能障碍可引发鼓室负压,导致穿孔迁延不愈。
穿孔愈合后需评估听力损失程度,传导性耳聋可考虑助听器干预。外伤性穿孔常伴随剧烈耳痛和短暂听力障碍。
治疗期间避免耳道进水,均衡饮食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A,定期复查耳内镜评估愈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