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梅毒可通过青霉素治疗、临床监测、母婴阻断、并发症管理等方式干预。该病由梅毒螺旋体经母婴垂直传播引起,需根据分期选择治疗方案。
苄星青霉素是首选药物,早期先天性梅毒采用普鲁卡因青霉素肌注,晚期病例需延长疗程。用药期间需监测吉海反应。
治疗后需定期进行血清学检测,非螺旋体抗原试验滴度应每3个月复查,直至转阴或维持低水平,持续随访至少1年。
确诊孕妇应在孕早期完成规范驱梅治疗,新生儿出生后立即进行体格检查及血清学检测,母乳喂养非禁忌但需确保母亲已完成治疗。
合并神经梅毒需静脉用青霉素,骨膜炎患儿辅以镇痛治疗,贫血严重者考虑输血支持,所有病例均需眼科及听力筛查。
治疗期间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接触传染源,定期评估生长发育指标,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与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