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肺炎具有一定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母婴垂直传播等途径感染,传染概率与病原体类型、宿主免疫力、环境密闭程度等因素有关。
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携带病原体的飞沫被他人吸入可能导致感染。建议佩戴口罩并保持社交距离,临床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钠等。
接触被病原体污染的物体表面后触摸口鼻可引发感染。需加强手卫生消毒,治疗可选用莫西沙星、阿奇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抗生素。
分娩过程中新生儿可能吸入受污染的羊水或分泌物。围产期需进行细菌学筛查,新生儿感染可静脉注射氨苄西林联合庆大霉素治疗。
艾滋病或化疗患者等免疫力低下人群更易发生重症感染。可能与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有关,表现为持续高热和呼吸衰竭,需住院进行静脉抗生素治疗。
患者应单独使用餐具并定期开窗通风,密切接触者出现发热咳嗽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