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急性脂肪肝可通过终止妊娠、护肝治疗、血浆置换、重症监护等方式治疗。妊娠急性脂肪肝通常由妊娠期代谢异常、线粒体功能障碍、遗传因素、病毒感染等原因引起。
及时终止妊娠是治疗的关键措施,可阻止病情进展。通过剖宫产等方式结束妊娠,多数患者肝功能在分娩后逐渐恢复。
使用护肝药物如多烯磷脂酰胆碱、还原型谷胱甘肽、腺苷蛋氨酸等改善肝功能。护肝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同时监测肝功能指标变化。
严重病例可采用血浆置换清除血液中的毒性物质。血浆置换能快速改善凝血功能异常和肝性脑病等症状,但需要专业设备支持。
危重患者需转入重症监护病房进行生命支持治疗。密切监测凝血功能、血糖、电解质等指标,预防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发生。
妊娠急性脂肪肝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遵医嘱进行低脂高蛋白饮食,定期复查肝功能,出现皮肤黄染、恶心呕吐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