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下面过敏可能由接触性皮炎、季节性过敏、化妆品刺激、螨虫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组胺药物、局部冷敷、避免接触过敏原、就医治疗等方式缓解。
眼睛下方皮肤接触过敏原如金属镜架或清洁剂后出现红肿瘙痒,建议使用生理盐水清洁,避免抓挠,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地奈德乳膏、盐酸西替利嗪片等药物。
花粉或柳絮等吸入性过敏原导致眼周血管神经性水肿,表现为皮肤发红伴流泪,需减少外出时暴露,可选用依巴斯汀片、糠酸莫米松乳膏、奥洛他定滴眼液控制症状。
眼霜或彩妆成分引发局部免疫反应,常见眼睑皮肤脱屑和灼热感,应立即停用可疑产品,用冷藏纯净水湿敷,必要时使用吡美莫司乳膏、他克莫司软膏、苯海拉明霜。
毛囊蠕形螨寄生导致慢性炎症反应,伴随睫毛根部鳞屑,需加强枕巾高温消毒,医生可能开具伊维菌素乳膏、甲硝唑凝胶、茶树油眼睑清洁液等针对性处理。
过敏期间避免揉眼,选择无香料温和洁面产品,若48小时内无缓解或出现视力模糊需立即就诊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