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抑郁症的特点主要有情绪持续低落、兴趣减退、社交回避、躯体不适等表现,常伴随学业下降和自伤倾向。
长期表现出悲伤、空虚或易怒情绪,可能因学业压力或家庭矛盾诱发,需心理疏导结合认知行为治疗,药物可选舍曲林、氟西汀等。
对既往热衷的活动丧失兴趣,与神经递质失衡有关,建议家长鼓励参与团体活动,必要时联合文拉法辛等药物干预。
回避朋友交往并拒绝沟通,可能由校园欺凌或自我否定导致,需家庭治疗配合社交技能训练,严重时使用艾司西酞普兰。
出现头痛、腹痛等查无器质病变的躯体不适,与抑郁躯体化相关,家长需排除器质疾病后考虑帕罗西汀等药物。
青少年抑郁症具有隐蔽性,家长应关注异常行为变化,及时陪同至精神心理科就诊,治疗期间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