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流产、负压吸引术、钳刮术、引产等流产方式中,药物流产对子宫的物理损伤最小。流产方式的选择需综合考虑妊娠周数、健康状况及医生评估。
适用于妊娠49天内,通过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无需宫腔操作,但可能存在不全流产风险。可遵医嘱使用益母草颗粒、新生化颗粒促进子宫恢复。
适用于6-10周妊娠,通过负压装置清除妊娠组织,手术时间短但存在宫腔粘连风险。术后可使用头孢克肟、甲硝唑预防感染,戊酸雌二醇促进内膜修复。
适用于11-14周妊娠,需扩张宫颈后钳取胎盘组织,操作难度较大可能损伤宫颈。术后需监测出血情况,必要时使用缩宫素注射液控制出血。
适用于14周以上妊娠,通过药物诱发宫缩娩出胎儿,对母体创伤最大且恢复期长。需住院观察,配合使用抗生素如阿奇霉素预防感染。
流产后应休息两周,避免剧烈运动,补充优质蛋白和铁剂,术后1个月复查超声评估子宫恢复情况。